搜尋此網誌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中國大陸令人感動的僧團

 文章轉載自:2013-08-13 華頂講寺整編 ? 文化驛站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大悲寺僧眾行腳途中)

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僧團,
這是一個嚴持戒律的僧團,
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體現,
從這裡開始的故事感動著人們!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遼寧海城地區的大悲寺,在中國大陸不設立功德箱的佛寺院之一,全體僧人持金錢戒律,日中一食。每年在48715兩次皈依。皈依居士必須背會《心經》《大悲咒》,才發給皈依證書。僧人每天早上2點鐘起床,10遍楞嚴咒,下午2個小時讀誦戒律,每天休息時間4個小時。保持佛陀制度,每年8月15開始行腳。行腳途中托缽乞食。寺院裡戒律嚴謹,僧人威儀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體現!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大悲寺常住要求:
1、不捉金錢戒
2、日中一食
3、行腳。
4、乞食。(度化眾生)
5、不接客僧禮。
6、一切供養歸常住。
7、三衣缽不離身(十八種物齊備)。
8、不化緣、不求人。(有求皆苦,無求苦才逐漸息減。心不攀援方能人心死道心生)
注:在本道場修行者,要求做到,聽話、幹活!

        佛陀棄太子位,出離皇宮,衣屍布,食乞食,臥草鋪,建立比丘僧團,制定四眾弟子清淨戒律。律定僧人吃乞食,一日一餐,穿粗布壞色打上補丁的百衲衣,不准手觸金銀,不准聽歌觀舞,不准戴金銀珠寶首飾,不准戴花塗香,不准坐高墊大床,不准住超過一方丈的大房等等。上述佛陀的生活方式和對出家僧人的要求都充分體現了一個離貪離欲的高尚道德原則!

        不由的使我想起了經典所記載的,世尊曾力辯外道使其一一折服,外教一婆羅門對世尊言道此時我無奈何於你,但千年之後我的徒子魔孫將會穿上你們的衣服拿上你們的經典、衣缽,混入你們的隊伍來將佛教徹底摧毀。世尊聽罷,默不作聲,黯然垂淚。

關於大悲寺的一些事情:
1. 一位僧人從五台山行腳回遼寧,2個多月時間。為遵守戒律不住旅店,(他們也沒有錢,都是持金錢戒律)在鄉下柴草垛、樹林、橋洞過夜。中午托缽乞食。路過繁華之處,目不斜視,低頭觀自在。走出好遠,後面有人大聲說道:看啊!那才是真正的出家人,連頭都沒有抬一下、、、到某家乞食,一老頭抬頭不說話,掏出5元錢,遞了過去。僧說:出家人不要錢,素飯菜就行。老人的手一時收不回去,愣愣的發呆之後,大喊一聲:快!多盛點飯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2.寺院裡的僧人外出在火車上,如果遇到身邊、周圍座位有女士,當即離座而去。到車廂交界處。感動服務員,主動調換座位,保證僧人身邊都是男眾。而且端坐一宿,日一餐!感動很多不信佛的人,主動給錢、給物供養。當聽說出家人有不摸金錢戒律,不要錢。用他們的行動,使整個車廂的人為止震動,感嘆、敬佩!當知道眼下的僧人是個畫家出身,深淵的學識。並非,生活的挫折所迫而出家,徹底對佛家思想、僧人有了新的認識!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行腳途中)


3.“這裡的僧人持金錢戒律、日一餐,是不是標新立異?師答:戒律有明確規定,不讓收某某之類的供養,就是不捉金錢戒律。日一餐,也是戒律規定的。不是什麼標新立異,我們要堅持的就是佛陀戒律。不守戒律,就是魔。只有魔不喜歡佛陀戒律,來任意的破壞!這也是,目前曲別是否是真正修行人的標準。他說的法再好,不守戒律,魔頭一個、、、吃得越多煩惱越多、妄想也多,很多疾病都是飲食上來的。你吃多了還能夠打坐嗎?呵呵,怎麼樣,感覺到了嗎

4.在大悲寺看不到盆子裡面有動物的圖案,問原因,師答:一切眾生我之父母,怎能夠不尊重。大悲寺用的鼓,僧人把原先動物的皮,拿掉埋入土中。在點點滴滴中,都能體驗戒律、慈悲心的存在。為什麼要如此,僧說:以戒律為師,不是在嘴上,而是在行動上。不守戒律就是魔,只有魔不遵守佛陀的戒律,來破壞......”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慈悲掩埋眾生)

5.妙祥師父在行腳的途中,遵守戒律不住旅店,在樹林、橋洞、、、過夜。有一次,在農村一戶人家的草垛邊,有弟子拿了些草,給妙祥師,師勒令其送回。一次乞食中,弟子乞討的飯掉到地上,滿是泥土、沙石,就直接倒在旁邊的鴨子食盆中,想給鴨子吃了。師知道後,馬上到鴨子食盆中撿起來,用水洗後吃掉。說:施主的供養,給他們種福田,當知道因果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橋下住)


6.我多次問方丈妙祥師父修行的過程,其說很慚愧,就不再說了。後來得知,打精進佛七120不躺下(困了,就用一塊木板墊到後背,*牆站立。等剛要入睡,木板掉下來,就繼續);念佛七,80天不起身,不躺下......在本溪茅棚閉關3年。在閉關期間,有徒弟前來,走到山腰撿到一個木棍,用來做拐杖。師父在關中,寫下紙條,讓護關人,前去迎接,並轉告來人,把木棍放下。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行腳途中休息縫補)

7.一位在大悲寺住了多年的居士告訴我,師父們的持戒精嚴撼動了不知多少官員、大款。有的跪在師父前要供養金錢,師父說不要。想供養師父幾座殿宇說可以派駐多少現代化工程車輛來施工,師父說自己的弟子能蓋。師父是想多給弟子們一些造寺院的機會來修行鍛煉,來積攢出家的福報資糧呀。聽了這些淚如雨下。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8.植樹造林零九年春,居士供養了近兩萬棵樹苗。有的是抗旱耐寒樹種,很適合種在水庫對面寺院承包的荒山上。各地居士聞訊後,紛紛自發組織起來到寺院栽樹。近一點的居士有海城的、瀋陽的、大石橋的,遠一點的有本溪的、遼陽的,更遠的有秦皇島的居士等。還有下院道源寺尼眾,也特意擠出時間來大悲寺栽樹。近兩萬棵樹苗,沒幾天功夫就栽完了。樹苗長在山上,善根深深扎在居士信眾的心裡。這兩萬棵樹苗對荒山的綠化,局部環境的改善將發揮長遠的影響。

9.大悲寺僧人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大部分是大學生,出家前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記者,有的是工程師。大鳥居士創辦的解脫之路網站,8個版主中的5個已經出家,2個在寺內接受出家前的考驗和學習。他們出家可不是看破紅塵、也不是因情感受挫,而是實踐自己的信仰......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10.居士向當家師父反映:某居士供養您們的棉被都是垃圾棉花作的,不保暖,而且不衛生、、、當家師:僧人必須接受,不得更換,當知因果。除非在有居士發心給與更換,否則用壞為止......”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聽話、幹活、我執:

        在大悲寺修行要做到依教奉行聽話、幹活。聽師父們的話,聽常住的話,幹的活多種多樣,衛生、木工、鋼筋、瓦工、挖溝、舖管、做飯、保安、燒鍋爐……總之叫幹啥就去幹啥。

        聽話是在教你去除我執,幹活干得很累是為了破你的身執,什麼活都讓你幹是讓你放下不貪戀,幹活進度的隨機改變是告訴你無常,斥責是為了修忍辱破煩惱,誇獎你再打擊你是為了去驕慢,彼此無語是少造口業,低頭乾活是念佛持咒攝心不見他人過。覺悟一開,煩惱頓失不再枯燥,心境一變,天地寬闊法喜充滿。幹什麼活都覺有意思,可能初修行的人就應該找到這種樂趣吧。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震撼;中国惊现 真正的僧团 - 鳕鯡鮩鲒 - 鳕鲱鮩鲒的博客

        在大悲寺有多高的文憑是不值得誇耀的,沒有人會在乎你的學歷。這裡比的是智慧,比的是發心,比的是勇猛精進。世間人常常錯誤地認為有文化就是有智慧,其實知識和智慧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智慧只依本性,知識要攀外緣。古代兩者間還屬近義詞,古人讀書始終圍繞道德、倫理、做人,道德倫理始終不離本心。而現在的知識多與道德無關故有學問的人往往我執很重,看不起沒有文化的人。沒有文化的人卻心性純樸往往做出驚天動地的智慧善舉,讓知識分子無地自容。有智慧的人不會在乎穿什麼樣的衣服,吃什麼飯菜這些有知識人在乎的外相。如同這裡的坡頭居士在俗人眼裡都是破衣爛衫,蓬頭垢面,有知識之人多惶恐避之如見愛滋非典,而這環境恰恰是智慧者追求的清靜無為。智慧者追求的是靈魂的進步,慾望和煩惱的減少,對佛道的堅信和實踐。所謂近朱者赤,大悲寺外請工人(民工)的智慧都很高,有的工人乾著乾著活突然想明白了,就皈依佛門,還有的還受了五戒。能認識到什麼叫智慧就會放下我慢之心. 僧人們出坡你不會看到有人偷懶,年輕僧人自不用說,一些重活老僧人幹不了就在一旁幹些幫忙的輕活。居士們也個個能幹,幹起活來默不作聲,輪到誰都會主動去幹最累最難的活,令人讚嘆。有些住了年頭長了的居士熟悉各類工程機械的使用,讓人敬佩。 

聽話幹活在我看來完全是針對現代人最好的法門。因為現代人是我執空前氾濫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物質空前繁榮,精神卻空前墮落的奇怪歷史時代。自西風東漸,文化運動以來,百年屈辱歷史的罪魁被栽贓到道德文化體系上,完全忽略中華文明體係幾千年獨步天下的歷史功績。古老而又悠久的優良傳統被逐漸打破,人們不再相信頭上三尺有神明,為追求私慾人們告別良心的束縛,道德倫理被束之高閣,宗教蛻化為學術、邪教。打開報紙網站,無不在誨淫誨盜,渲染金錢。理性的閘門一破,氾濫的洪水光天化日之下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釋滌華禪師在《金剛經註解》中提煉出精華中的精華就是三個字無我相”……
     
能在金錢物質橫流、人倫道德低下的現在,還能夠有如此的道場,法界眾生的福氣、正法駐世的象徵!戒律就是佛,佛就是戒律。大悲寺沒有名氣,也不搞名氣,腳踏實地的,遵照佛陀的戒律,以自己的行動,感化著有情,續佛陀慧命。



百丈清規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是非以不辨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接,
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